郑州源创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赵辉,归国创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97项知识产权及实用技术,业务遍布上海、重庆、深圳、北京等城市,总部在郑州航空港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从1958年仅5%已经攀升到25.5%,每百名成年人就有25人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经成为心脏病、脑卒中、肾病背后隐形的杀手。据调查,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高血压,如何一步步毁掉一个人的身体?
通俗来讲,高血压是因为血管壁增厚、管径减小、管腔狭窄、弹性降低等情况后,血液流通遇到阻力,血流速度逐渐减缓,正常的压力无法让血液顺利通过血管,这时候心脏为了把血液送达身体各部位,就会使出更大的力,由此导致血压上升。
高血压最先损害血管,进一步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重点靶器官病变。
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动脉硬化脑出血引起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甚至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所以高血压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然而现在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改良生活习惯和药物控制血压,但由于药品种类繁多,不同机体对不同药物的适用性差异也较大,患者常处于“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长时间用药也会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下降。
随着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科学家也将干细胞应用到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来。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以从根本上增加高血压的治愈率;干细胞还能分化为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全面修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减轻并发症。
众多研究表明,干细胞临床治疗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心力衰竭、脑出血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或可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NO.1脑卒中(中风)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发布自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改善慢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和普通疗法(对照组)对患者改善前以及改善后第12、16、24、36和60周进行追踪检测,随访一年后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且有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NO.2高血压脑出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了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试验,在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语言、肌张力和肌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语言25vs13例,肌张力20vs12例,肌力23vs10例)(均P<0.05)。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脑出血能提高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语言、肌张力、肌力功能。
NO.3心力衰竭
2018年8月,《循环研究》杂志在线公布了干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队列研究中前10名患者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这是首次公布干细胞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关键性试验的结果数据。治疗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有所改善,相对改善率为20.5%;心脏功能分级改善——40%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改善了1个级别;与基线值相比,六个月时MLHFQ(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治疗问卷)评分呈正趋势,相对改善了31%,这比II期临床试验的改善程度要更大。
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症状,也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一项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的技术已启动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成心肌前体细胞,实现心肌细胞再生,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NO.4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
2016年有研究对1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受试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每周1次,共4次);另外15例口服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3个月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显示:接受干细胞疗法的患者,其舒张压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这说明干细胞在改善舒张压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控制血压等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状均得到改善。
现代再生医学表明,干细胞对临床干预高血压以及其他并发症都有较好的疗效。移植干细胞分化产生不同调节机制中的各种功能细胞,替换异常的功能细胞,恢复其正常的调节功能,或从根本上改善和治疗高血压。干细胞疗法或成为缓解中年“高压”不错的防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