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无止境 创生有道
中国脑健康日|对抗头号杀手“脑卒中”, 干细胞疗法点燃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09-16 08:49   浏览次数:12

大脑,这个人体最精密的器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健康挑战。每10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8秒就有一人因它死亡。

20259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神经系统疾病的负担日益加剧,维持大脑健康已经成为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和长寿的重要议题。

 

在众多脑部疾病中,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最为凶险的“头号杀手”,它不仅发病急、致死率高,更带来了惊人的致残率。

脑健康与脑卒中:严峻的现实

脑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记忆功能、情绪调节以及日常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脑健康风险显著增加。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占80%以上)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有患者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平均每28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

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居民首位死因,也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传统治疗方法

目前,脑卒中的治疗主要依赖两种方法: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需要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机械取栓则可以将时间窗延长至24小时,通过手术器械直接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治疗时间窗窄,很多患者无法在黄金时间内到达医院;治疗并发症风险较高,可能引起出血等严重后果;治疗效果有限,特别是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

数据显示,我国2019-2020年静脉溶栓率仅为5.64%,血管内治疗率仅为1.45%。即使患者成功存活,很多人仍会面临严重的后遗症。

干细胞疗法:再生医学的新希望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疗法为脑卒中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

20257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启动了CG-BM1异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Ⅱ期临床试验,这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在该领域的应用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潜力在于其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脑组织修复:研究发现,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信号传导等机制(释放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发挥心脏再生作用,这些因子能调控炎症、促进血管新生、募集内源干细胞及重启心肌细胞周期实现协同修复作用

作用机制:多途径促进脑修复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复杂而多样,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细胞替代与分化: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细胞,替代受损的脑细胞,重建神经通路。

血管新生:干细胞通过分化为血管相关细胞促进心脏血管生成,该机制对缺血组织修复尤为关键。

免疫调节:干细胞能够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对脑组织的损伤。

抗氧化应激: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干细胞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神经细胞生存和突触形成。

研究表明,干细胞通过加强免疫调节、分泌营养因子及其神经分化潜能,产生神经保护效应。

前沿研究:从实验室到临床

国际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干细胞应用脑卒中的新可能性。

 

一项发表在《Biomaterials》的研究表明,MiR-138能够通过GATAD2B/MTA3/WNTs轴将牙髓干细胞重编程为GABA能神经元,研究人员将这些“新生的”神经元移植到中风模型小鼠的大脑受损区域。结果显示,移植的细胞成功存活并进一步成熟,与宿主神经网络建立了联系,显著改善了小鼠的运动功能。

结语

随着干细胞疗法和再生医学的进步,曾经不可逆的脑损伤修复正逐渐成为可能。

每年916日中国脑健康日,都是一次提醒:我们的大脑需要悉心呵护,而科技进步正在为脑健康保驾护航。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296122500537X?via%3Dihub

https://www.sohu.com/a/911129362_99995810?scm=10001.325_13-325_13.0.0.5_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