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无止境 创生有道
干细胞干预萎缩性胃炎:从“不可逆”到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10-30 10:03   浏览次数:28

传统医学长期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定义为“不可逆”疾病,患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从胃黏膜萎缩,一步步向肠化、异型增生,甚至向胃癌恶化。

数据显示,资料称中国肠胃疾病患者约1.2亿,其中慢性胃炎患者占约30%且存在癌变风险。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前病变的疾病,传统治疗长期依赖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逆转病理改变。

 

当医学界陷入治疗瓶颈时,干细胞疗法的研究正在改写胃病治疗的底层逻辑。

不可忽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复杂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首要原因。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损伤,进而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焦虑、遗传因素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统治疗的局限性。目前常用的药物只能暂时缓解胃痛、反酸、饱胀等表面症状,却难以阻止胃黏膜萎缩的进程,更谈不上修复已经受损的胃功能。

期刊案例

2019 年,一项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正式启动。25名平均年龄49岁的患者,均长期受上腹部不适、饱胀、嗳气、反酸、厌食等症状困扰,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胃黏膜明显萎缩。研究团队为他们制定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方案:每隔一天静脉输注一次,每个疗程2次,多数患者完成了2-3个疗程。

 

效果令人震惊:10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3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

更关键的是,治愈和有效患者的胃镜报告显示,原本弥漫在胃黏膜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基本消失,受损的胃黏膜组织得到了实质性修复 —— 这意味着,干细胞不仅缓解了症状,更从根源上修复了胃部损伤。

四大机制揭秘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之所以能突破传统治疗困境,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从根源上激活了胃部的自我修复能力。

 

归巢修复:干细胞能精准识别并迁移到受损的胃黏膜处,然后分化为新的胃黏膜细胞和胃腺体细胞,补充受损的胃黏膜组织,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

抗炎调节:干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是关键突破口。这类细胞表面携带的HLA-G分子能有效抑制胃部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实验数据显示其可将胃黏膜IL-6水平降低62%

血管重建:干细胞分泌的VEGF生长因子能促进受损血管重建,动物模型显示治疗组胃黏膜微血管密度提升2.3倍。这种双重修复机制为胃黏膜屏障重建提供了全新路径。

改善功能:除了修复组织,干细胞还能恢复胃黏膜的弹性和蠕动功能,重建胃腺体的分泌功能,解决因黏膜萎缩导致的“蠕动无力”和“分泌不足”等问题。

结语

虽然干细胞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还面临着干细胞来源、分离培养技术、安全性以及长期疗效等方面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干细胞疗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创新疗法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预防大于治疗”仍是守护胃健康的核心。定期做胃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可早期发现病变。除此之外饮食上要控制高盐、高糖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卫生,使用公筷公勺,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未来,拥有一个健康的胃,将不再是奢望!

 

 

 

https://www.nstl.gov.cn/paper_detail.html?id=e7ab2e89aeabc62b10509ab767231eb3

https://mp.weixin.qq.com/s/XYAVT3ECugXPvHH37784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