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源创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赵辉,归国创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97项知识产权及实用技术,业务遍布上海、重庆、深圳、北京等城市,总部在郑州航空港区。
随着再生医学的持续发展,干细胞外泌体正逐渐成为护肤领域的新焦点。与传统护肤方式不同,干细胞外泌体并非仅对受损肌肤进行表面修护,而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补充生物活性因子,在分子层面改善皮肤的微环境,促进健康细胞的生长,并逐步替代衰老或异常细胞,从而帮助肌肤恢复并维持自然健康的状态。
什么是外泌体?
外泌体是由细胞主动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纳米级囊泡结构,直径通常在30至150纳米之间,内部包含蛋白质、脂质及mRNA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当外泌体通过胞吐作用从干细胞中释放后,其所携带的复杂信号分子能够传递给周围细胞,进而影响这些细胞的功能。作为一种无细胞系统,外泌体具备许多细胞治疗所不具备的优点:体积小、成分相对单一、循环半衰期较长、免疫原性低、易于被靶组织摄取、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并且便于生产和储存。此外,外泌体不具备致瘤风险,因此正逐渐成为再生医学和生物医学治疗的新方向。
外泌体的来源
外泌体可由多种细胞分泌,也存在于多种体液中。人体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s)、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与T细胞)、神经元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等,均能产生外泌体。同时,心包积液、羊水等体液中也可检测到外泌体的存在。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广泛分布,凸显了外泌体在细胞间通信中的关键作用。
以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例,这类来源于中胚层的细胞通常从脐带、脐带血等组织中提取,具备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并拥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由于其再生能力与免疫调节特性,MSCs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外泌体的功能
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特性与功能。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凭借其内源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及多功能性,可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促进血管新生、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等过程,从而在组织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
功能一:免疫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降低巨噬细胞趋化蛋白CX3CL1及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因子的表达,同时上调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实现免疫调节。此外,它还能协助调节整体免疫状态,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功能二:促进血管新生
研究表明,来自内皮组细胞的外泌体携带如miR-126、miR-296和let-7等促血管生成的miRNA,可在静止内皮细胞中通过RNA的水平转移激活血管生成。在MSCs外泌体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实验中,外泌体可被内皮细胞摄取,并提升其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本身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又能增强MSCs释放具有促血管潜力外泌体的能力。例如,人脐带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时,可显著促进内皮细胞形成管状结构并增强其迁移能力。
功能三:促进细胞增殖
外泌体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发现,MSCs分泌的外泌体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修复效果与MSCs本身相当。其机制涉及上调Bcl-xl等抗凋亡基因、下调Casp1等促凋亡基因,并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从而协同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协助组织完成修复。
功能四:促进皮肤损伤修复
皮肤伤口的愈合质量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不良愈合易导致瘢痕形成,严重坏死后还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影响对温度、疼痛和触觉的感知。因此,探索促进高质量伤口愈合的新方法尤为重要。
科学研究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抑制靶基因α-SMA的表达,减少Ⅰ型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从而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分化,减轻瘢痕形成,促进皮肤伤口的高质量愈合。
功能五:作为药物载体
尽管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外源性载体进入体内后易被网状内皮系统(RES)识别和清除,影响其靶向递送效率。而外泌体作为内源性载体,免疫原性较低,能够有效逃避免疫清除,更容易穿越如血脑屏障等生物屏障。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潜力,外泌体正成为药物递送、免疫治疗及精准医疗领域的有力工具。
结语
作为美容与再生医学领域的新兴方向,干细胞外泌体以其独特机制和多样化功能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外泌体有望在皮肤修复、抗衰及医学美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追求肌肤健康与年轻化提供新的可能。
https://mp.weixin.qq.com/s/Ljkj_9SQ8ExDziKVUwUjcA?click_id=25
